1、提到袁大头银元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清代末至民国时期的货币,袁大头无论在历史和艺术的领域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银元之宝,今天小编就来罗列一下各种袁大头的版别及稀有程度。
2、一、三年“袁大头”1.普通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该银币正面为侧面头像,上端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为“壹圆”币值和图案,周边为185道线(后铸有170道线),胸前周边设有暗记(即少一短线),边齿。
4、多见。
5、2.鹰洋边。
6、区别在于边形与鹰洋的边形相同,俗称“鹰洋边”。
7、该币为试铸币。
8、罕见。
9、3.T字边。
10、区别在于边形为“T”字边形,俗称“T字边”。
11、该币为试铸币。
12、罕见。
13、4.签字版。
14、区别在于正面袁像的右侧有英文“L.Giorgt”字样。
15、罕见。
16、5.开口贝。
17、其主要特征为“圆”字贝开口,俗称“开口贝”。
18、因袁像眼中有一极短直线,好似眼睛睁着,故也称“睁眼币”。
19、胸前周边无暗记。
20、其银币成色较低,嘉禾较粗糙。
21、较多见。
22、6.甘肃加字版,图案与“开口贝”基本相同,主要特征是在袁像两侧镌上“甘肃”字样,俗称“甘肃加字版”。
23、甚少见。
24、7.O版。
25、主要区别在于“华”字为异书体,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O版”。
26、少见。
27、8.三角版。
28、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壹圆”二字笔画微肥,“圆”字中员上部像似一个三角形,俗称“三角版”。
29、少见。
30、9.三角O版。
31、图案与“三角版”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三角。
32、版”。
33、少见。
34、10.断民版。
35、主要区别在于“民”字中间一横不连笔,形成断笔,俗称“断民版”。
36、少见。
37、11.勾点华。
38、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勾点,背面嘉禾一禾叶芒带勾,俗称“勾点华”。
39、少见。
40、12.。
41、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提点”故称“”。
42、少见。
43、13.大扣版。
44、主要区别在于袁像领扣独立,并比一般领扣较大,俗称“大扣版”。
45、少见。
46、14.S版。
47、主要区别在于背面嘉禾左侧有一个“S”字样,俗称“S版”。
48、甚少见。
49、15.厚版币。
50、主要区别在于该银币较厚,达27毫米,普通银币厚度一般不超过26毫米,故称“厚版币”。
51、少见。
52、二、中华民国八年造“袁大头”1.普通版。
53、该银币图案与三年普通版基本一样,其区别之处在于年份不同,有“造”字,且胸前周边没设暗记。
54、较少见。
55、2.连口造。
56、图案与八年普通版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造”字的口上是个“牛”字,且连到口,背面一嘉禾孕珠,结下边道孕五珠,俗称“连口造”。
57、少见。
58、3.半连口造。
59、主要区别在于“牛”头造的“牛”字不连到口,俗称“半连口造”。
60、少见。
61、4.缺口造。
62、主要区别在于“造”字中的口上方缺一横,俗称“缺口造”。
63、少见。
64、5.草头华。
65、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为“一”头华,背面结上出头,俗称“草头华”。
66、少见。
67、6.反7点年。
68、主要区别在于“年”字中的点为反7点,俗称“反7点年”。
69、又称“厂点年”。
70、少见。
71、7.竖点年。
72、主要区别在于“年”字中的点为竖点,俗称“竖点年”。
73、少见。
74、8.T点年。
75、主要区别在于“年”字中的点为“T”点,俗称“T点年”。
76、少见。
77、9.左芒勾。
78、主要区别在于背面嘉禾左侧一禾叶芒带勾,故称“左芒勾”。
79、少见。
80、10.孕六珠。
81、图案与八年“连口造”版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左右禾叶孕珠,结下边道孕六珠,故称“孕六珠”。
82、少见。
83、11.双孕两珠。
84、主要区别在于背面嘉禾右侧一禾叶孕珠,结下边道双孕两珠,故称“双孕两珠”。
85、少见。
86、三、中华民国九年造“袁大头”1.普通版。
87、该银币图案与八年普通版基本一样,区别之处在于年份不同,且袁像胸前边道设有暗记。
88、多见。
89、2.缺口造。
90、图案与九年普通版基本一样,区别之处在于“造”字的口上方缺一横,俗称“缺口造”。
91、少见。
92、3.7点年连口造。
93、主要区别在于“造”宇的口上是个“牛”字,且连到口,“年”字的点为7点年,俗称“7点年连口造”。
94、少见。
95、4.精发版。
96、主要区别在于袁像头发比一般的版别头发要精细些,俗称“精发版”。
97、少见。
98、5.右芒勾。
99、主要区别在于背面嘉禾右侧一禾叶芒。
100、尖向下弯勾,整束给人感觉较松散,正面头像耳朵和肩章比普通版略大,故称“右芒勾”。
101、少见。
102、6.断笔华。
103、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中间一长横不相连,出现明显断笔,背面右侧一禾叶无芒尖,故称“断笔华”。
104、少见。
105、7.大耳版。
106、主要区别在于袁像耳朵轮廓比一般的版别略显大些,该版成色较高,俗称“大耳版”。
107、少见。
108、四.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1.普通版。
109、该银币图案与九年普通版基本一样,区别之处在于年份不同,“造”字上一撇出头。
110、多见。
111、2.T点年。
112、图案与十年普通版基本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造”字上一撇出头,“年”字中的点为“T”点年,俗称“T点年”。
113、较少见。
114、3.缺口造。
115、区别之处在于“造”字的口上方缺一横,俗称“缺口造”。
116、少见。
117、4.半缺口造。
118、区别之处在于“造”字的口上方一横只有―半,故称“半缺口造”。
119、少见。
120、5.双缺口造。
121、主要区别在于“造”字的口上下皆无横,故称“双缺口造”。
122、少见。
123、6.连口造。
124、主要区别在于“造”字的口上是个“牛”字,且连到口,T点年,结下边道孕五珠,俗称“连口造”。
125、少见。
126、7.十年八年版。
127、图案与八年普通版基本一样,主要区别在于袁像胸前边道无暗记,“十年造”字体笔画比普通版的略肥些,故称“十年八年版”,又称“无暗记版”。
128、少见。
129、8.十年九年版。
130、图案与九年普通版基本一样,区别之处在于年份不同,肩章版式不同,故称“十年九年版”。
131、少见。
132、9.。
133、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草头好似头上开了个渠,且袁像比普通版较短。
134、较少见。
135、10.正星版。
136、主要区别在于“年”字中的“点”比普通版大一些,且肩章上五角星矫正,故称“大点年”或“正星版”。
137、较少见。
138、11.偏星版。
139、主要区别在于肩章上五角星头偏右,故称“偏星版”。
140、较少见。
141、12.竖点年。
142、主要区别在于“年”字的“点”为一竖,故称“竖点年”。
143、少见。
144、袁大头银元包括四种规格,分别是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均有铸造。
145、相信许多对袁大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袁大头银元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就是“签字版”袁大头。
146、袁大头一直钱币收藏人士比较钟情的,而“签字版”袁大头更是奇缺,不仅仅是因为签字版袁大头价格不菲,同时对于一个袁大头银元爱好者来说若有缘遇到“签字版”,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
147、“签字版”袁大头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因此说它是袁大头市场最抢手的一点都不为过。
148、签字版袁大头签字版袁大头的价格而民国三年的袁大头银元中,袁世凯“签字版”尤为珍贵,包括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以及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
149、由于签字版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
150、民国三年的签字版壹圆(袁世凯像右侧刻有意大利雕刻专家鲁尔治乔治的拉丁签名“LGioRGi”),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的价格在百万以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